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参考书目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封面             【初试】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精品资料  附赠:重点名校真题汇编           考研精品资料 2 页 共 1719 【初试】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资料由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高清 PDF 电子版支持打印,考研首选资料。  一、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  1.附赠重点名校真题汇编  ①重点名校:文学理论 2010-2022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②重点名校:中国文学史 2010-2021 年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③重点名校:比较文学相关 2010、2013-2021 年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④重点名校:外国文学史 2010-2022 年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⑤重点名校: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2022 年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说明:赠送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因不同院校真题相似性极高,甚至部分考题完全相同,建议考生备考 过程中认真研究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①2023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说明:考研大纲给出了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是考研出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分清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复 习的首选资料,本项为免费提供。 二、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资料  3.《文学理论》考研相关资料  1)《文学理论》[笔记+提纲]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文学理论》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文学理论》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考研精品资料 3 页 共 1719 4.《中国文学史》考研相关资料  1)《中国文学史》[笔记+课件+提纲]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史》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 PPT 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中国文学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5.《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考研相关资料  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笔记+提纲]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考研相关资料  1)《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提纲]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7.《比较文学》考研相关资料  1)《比较文学》[提纲]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比较文学》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考研精品资料 4 页 共 1719 2)《比较文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比较文学》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比较文学》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比较文学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比较文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比较文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8.《外国文学史》考研相关资料  1)《外国文学史》[笔记+提纲]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外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外国文学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三、电子版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9.本套考研资料包含以上一、二部分(高清 PDF 电子版,不含教材),全国统一零售价:[¥]  特别说明:  ①本套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 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②资料中若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 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  考研精品资料 6 页 共 1719 目录 封面............................................................................................................................................................. 1 目录............................................................................................................................................................. 6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备考信息..........................................................................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招生适用院系.......................................................................... 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26 2023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26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核心笔记...................................................................28 《文学理论》考研核心笔记.......................................................................................................................28 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2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8 考研核心笔记........................................................................................................................................................28 2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3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4 考研核心笔记........................................................................................................................................................34 3 文学的性质.......................................................................................................................................... 3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7 考研核心笔记........................................................................................................................................................37 4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4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0 考研核心笔记........................................................................................................................................................40 5 文学创作.............................................................................................................................................. 4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6 考研核心笔记........................................................................................................................................................46 6 文学作品.............................................................................................................................................. 5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53 考研核心笔记........................................................................................................................................................53 7 文学接受.............................................................................................................................................. 6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1 考研核心笔记........................................................................................................................................................61 8 文学批评.............................................................................................................................................. 6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65 考研核心笔记........................................................................................................................................................65 9 文学的历史演变.................................................................................................................................. 7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0  考研精品资料 7 页 共 1719 考研核心笔记........................................................................................................................................................70 10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7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77 考研核心笔记........................................................................................................................................................77 《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笔记 ...................................................................................................................82 .................................................................................................................................................................. 8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2 考研核心笔记........................................................................................................................................................82 1 先秦文学.............................................................................................................................................. 85 绪 论................................................................................................................................................................. 8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5 考研核心笔记........................................................................................................................................................85 1 上古神话............................................................................................................................................. 8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88 考研核心笔记........................................................................................................................................................88 2 《诗经》.............................................................................................................................................. 9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1 考研核心笔记........................................................................................................................................................91 3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9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95 考研核心笔记........................................................................................................................................................95 4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0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0 考研核心笔记......................................................................................................................................................100 5 屈原与楚辞........................................................................................................................................ 10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5 考研核心笔记......................................................................................................................................................105 2 秦汉文学............................................................................................................................................ 109 绪 论............................................................................................................................................................... 10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09 考研核心笔记......................................................................................................................................................109 1 秦及西汉散文.................................................................................................................................... 11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2 考研核心笔记......................................................................................................................................................112 2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11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5 考研核心笔记......................................................................................................................................................115 3 司马迁与《史记》............................................................................................................................ 11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8  考研精品资料 8 页 共 1719 考研核心笔记......................................................................................................................................................118 4 两汉乐府诗........................................................................................................................................ 12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2 考研核心笔记......................................................................................................................................................122 5 东汉辞赋............................................................................................................................................ 12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5 考研核心笔记......................................................................................................................................................125 6 《汉书》及东汉散文........................................................................................................................ 12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7 考研核心笔记......................................................................................................................................................127 7 东汉文人诗........................................................................................................................................ 13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0 考研核心笔记......................................................................................................................................................130 3 魏晋南北朝文学................................................................................................................................ 134 ................................................................................................................................................................ 13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4 考研核心笔记......................................................................................................................................................134 1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4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0 考研核心笔记......................................................................................................................................................140 2 两晋诗坛............................................................................................................................................ 14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6 考研核心笔记......................................................................................................................................................146 3 陶渊明................................................................................................................................................ 14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9 考研核心笔记......................................................................................................................................................149 4 南北朝民歌........................................................................................................................................ 15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3 考研核心笔记......................................................................................................................................................153 5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15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6 考研核心笔记......................................................................................................................................................156 6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15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8 考研核心笔记......................................................................................................................................................158 7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16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2 考研核心笔记......................................................................................................................................................162 8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16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5  考研精品资料 9 页 共 1719 考研核心笔记......................................................................................................................................................165 9 魏晋南北朝小说................................................................................................................................ 16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9 考研核心笔记......................................................................................................................................................169 4 隋唐五代文学.................................................................................................................................... 172 绪 论................................................................................................................................................................ 17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72 考研核心笔记......................................................................................................................................................172 1 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7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77 考研核心笔记......................................................................................................................................................177 2 盛唐的诗人群体................................................................................................................................ 18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82 考研核心笔记......................................................................................................................................................182 3 李白.................................................................................................................................................... 18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87 考研核心笔记......................................................................................................................................................187 4 杜甫.................................................................................................................................................... 19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0 考研核心笔记......................................................................................................................................................190 5 大历诗风............................................................................................................................................ 19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4 考研核心笔记......................................................................................................................................................194 6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19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7 考研核心笔记......................................................................................................................................................197 7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20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2 考研核心笔记......................................................................................................................................................202 8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20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7 考研核心笔记......................................................................................................................................................207 9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21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13 考研核心笔记......................................................................................................................................................213 10 晚唐诗歌.......................................................................................................................................... 21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18 考研核心笔记......................................................................................................................................................218 11 李商隐.............................................................................................................................................. 22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22  考研精品资料 25 页 共 1719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备考信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西方文学理论》(第二版),《西方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文学理论》(第二版),《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年。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2020》(精编版)(第二版),朱栋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 《比较文学》第四版,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年。 《外国文学史》第三版上下册,郑克鲁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招生适用院系 文化与传播学院: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考研精品资料 26 页 共 171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2023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文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适用的招生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1.扎实掌握所报考专业方向及相关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熟练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并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结构(包含总分和题型等)  总分 150 分 1.名词解释(30 分):8 选 6 2.简答题(60 分):8 选 3 3.论述题(60 分):8 选 2 四、考试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主要内容 1、文艺学 (1)文学理论:文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文学的性质、文学创作、文学阅读、文学作品相关的基本理论问 题。 2)西方文论:古希腊时期至当代的西方主要文学理论,包括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 想、贺拉斯的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文艺思想、法国新古典主义、启蒙时期主要的文艺思想、浪 漫主义、现实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 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现象学美学、哲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等。 3)古代文论:上古时期至唐宋时期(含)的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包括每个时期重要的文学思潮、现象、 流派、文学批评理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把握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世界文学”的基本内涵;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比较文学的对象、 体系与方法。 2)把握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文类学基本理论与运用;主题学的基本理论、分类与进展;译介学研 究与翻译实践,译介学基本理论,文学史与翻译,翻译研究的进展;形象学的定义、范围、基本理论与方 法、形象学前景;思潮流派与比较研究;类型学基本理论与前景;比较诗学。 3)把握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 4)把握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后现代理论、文化人类学、阐释学、接受普理论、女性主义与比较 文学、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 3、古代文学 1)掌握古代文学史每个时期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文学史常识。 2)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的脉络,主要是先秦至唐宋每个阶段的特点与成就。阅读经典作品,如先 秦两汉、唐宋经典作品。其中对作品的掌握是重点。如神话、《诗经》、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楚辞、汉  考研精品资料 27 页 共 1719 乐府、古诗十九首、汉大赋及散文、魏晋诗歌及文学批评著作、唐诗、宋词、宋诗、唐宋散文等。 3)掌握与理解古代文学先秦至唐宋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流派、现象。如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辩” 的思潮、唐代古文运动与新乐府运动、宋代江西诗派、江湖诗派、婉约词、豪放词等。 4、现当代文学 1)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整体脉络及各阶段标志性文学事件和思潮流派概况。 2)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包括台湾、香港地区现当代各体裁重要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 色、社会影响以及文本关键细节。 3)熟悉世界华文文学的总体格局,初步了解美欧和东南亚各国华文文学的差异化际遇和不同形态倾向。 (二)考试要求 1.扣紧题意,条分缕析,行文流畅,措辞得体。 2.聚焦题旨,阐述深入,逻辑严谨,观点鲜明。 五、主要参考书目 1.《西方文学理论》(第二版),《西方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2.《文学理论》(第二版),《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年。 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4《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张少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5.《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2020》(精编版)(第二版),朱栋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年。 6.《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二版),温儒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 7.《比较文学》第四版,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年。 8.《外国文学史》第三版上下册,郑克鲁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考研精品资料 28 页 共 1719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核心笔记  《文学理论》考研核心笔记 1 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考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 考点:关于文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考点:关于文学艺术的特点与艺术生产 考点:关于人学思想与文学理论 考点:关于美的规律与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 考点: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考点: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与创作自由 考点:典型问题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资本主义发展给人类带来灾难 3)国际性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 4)各种社会思潮的形成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黑格尔; 古希腊罗马文学; 文艺复兴:但丁、莎士比亚; 启蒙运动:歌德、狄德罗; 17 世纪以来的西欧以及俄国的作家作品等。 1)伊曼努尔·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2)黑格尔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 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但是,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 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考研精品资料 29 页 共 1719 4)但丁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 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 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5)莎士比亚 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单是那个兰斯和他 的狗克莱勃就比全部德国喜剧加在一起更具有价值。莎士比亚往往采取大刀阔斧的手法来急速收场,从而 减少实际上相当无聊但又不可避免的废话。 恩格斯:《致马克思》 6)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歌德是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他除了诗歌、小说和戏剧创作 外,在文艺理论、哲学等方面,也都有卓越的成就。 主要著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歌德谈话录》等。 7)狄德罗 狄德罗: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拉摩的侄儿》。 8)塞万提斯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伟大作家,他的一生经历,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险生涯。 主要著作:《堂·吉诃德》、《惩恶扬善故事集》、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泰亚》。 通过对堂·吉诃德游侠生活遭遇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教会的专横,揭示人民的困苦。 9)笛福 英国小说家。 主要著作:《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的沉思集》。 笛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个人 奋斗致富,获得成功。 10)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 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 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就绝不能屈从于对成功的追求。 11)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 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12)左拉 法国作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 主要著作:《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主张以科学实验方法从事文学创作,按生物学定律描写人,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一切方面。 13)莫泊桑 法国作家。 主要著作:《羊脂球》、《项链》、《一生》、《漂亮朋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14)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怎么办?》 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  考研精品资料 30 页 共 1719 思想的发展,并宣传革命思想。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无产阶级文学及 19 世纪文艺实践 1)马克思恩格斯与无产阶级文学 2)马克思恩格斯与 19 世纪欧洲文坛 恩格斯将米德的诗歌《蒸汽王》译成德文。 恩格斯将海涅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译成散文。 恩格斯赞扬了德国优秀画家许布纳尔反映西里西亚织工生活的画。 马克思批评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 马克思恩格斯与斐•拉萨尔、敏•考茨基、玛•哈克奈斯等作家保持联系。 【核心笔记】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 1.关于文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必须放到社会存在的发展中来看 待。 2.关于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意识形态具有维护、巩固或破坏经济基础的作用,并且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之间也互相 作用。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特殊规律。 3.关于文学艺术的特点与艺术生产 1)文学艺术的特点 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2)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 ①理论掌握主要通过将现实表象上升为抽象,以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的思维形式建构理论体系, 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②宗教掌握是一种构造、相信并崇拜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和神秘世界的意识活动,它主要通过 教义、故事或形象等方式诉诸人们的心灵。 ③实践—-精神掌握是一种以付诸实践为目标的精神活动,它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之中,具有经 验性、具体性的特征。 ④艺术掌握是一种通过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加工成艺术形象的精神活动。作为 对现实的一种占有形式,艺术掌握面对的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⑤艺术掌握的特征 充满主体精神,想象和激情是其思维基本形式。 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 追求艺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 对美的追求,它将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将人及其社会生活对象化和形式化。 3)艺术生产论 ①艺术生产与资本的关系 “艺术生产”的两层含义  考研精品资料 31 页 共 1719 资本主义生产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相敌对 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巨大的历史进步 广义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它既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受生产的普遍 规律的支配;又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艺术生产为资本创 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密尔顿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 而在书商指示下编写书籍的无产者作家,“因为他的产品从一开始就从属于资本,只是为了增加资本 的价值才完成的”,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他是“生产资本”。 本雅明: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 主要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机械复制时代使原本“独一无二”的传统艺术丧失了“光韵”,最终导致了“传统的大动荡” 独特的艺术生产论:艺术技巧(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代表。 生产力的发展为艺术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技术支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创作自由。 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艺术,具有反抗资本,顽强地保持自身的独立品格。 ②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互相依存 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 提供文学作品;创造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规定消费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方式。 艺术消费为艺术生产: 提供“想象的对象”,即读者,艺术作品也只有在艺术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 ③文化工业 霍克海默: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阿多诺与霍克海默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 及标准化。 阿多诺: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 主要著作:《启蒙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等 阿多诺否定性文论:通过文艺来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现实。 ④消费社会 法国学者鲍德里亚提出的概念。 消费既不是由我们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开的小车来定义,也不是由视觉、味觉的物质形象和信息 来定义,而是被定义在将所有这些作为指意物的组织之中。消费是当前所有物品、信息构成一种或多或少 连接一体的话语在实际上的总和。 ⑤日常生活审美化 英国学者费瑟斯通提出的概念。 指那些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艺术亚文化。 指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 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符号与影像之流。 4.关于人学思想与文学理论 1)文学体现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精神 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开始时就已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  考研精品资料 82 页 共 1719 《中国文学史》考研核心笔记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史家记述 考点:文学史著作 考点: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考点:其他因素对文学影响 考点: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1.史家记述 1)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 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2)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 3)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 22 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 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2.目录学著作 1)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2)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 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3.在诗文评方面 1)(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 20 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 展论述。 2)(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3)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 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5)白居易《与元九书》,《诗》、《骚》以来诗歌发展历程作总结。 6)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 7)(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为 398 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 出唐诗发展的因革 流变。 8)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汉魏六朝文学发展脉络。 9)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 10)《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考研精品资料 83 页 共 1719 4.文学史著作 20 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 《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 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 20 年代、30 年代、四五十年代、60 年代 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 有影响著作。 5.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6.其他因素对文学影响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跟书写繁难有关系; 唐宋词的演唱方式对创作的影响; 印刷术发明以后大量文献得以广泛而长久流传,这对宋代作家学者化,进而对宋诗以才学为诗特点形 成有重要影响; 宋元说话艺术对小说创作影响,宋元戏曲演出方式对剧本创作影响。 【核心笔记】中国文学的演进 1.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①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 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 ②朝代的不平衡。 ③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 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2)相反相成的因素。俗与雅;各种文体(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 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复古与革新;文与道。 【核心笔记】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1.三古、七段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 3 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 3 世纪至 16 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 16 世纪至 20 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二、思想内容;三、文学体裁;四、文学语言;五、 艺术表现;六、文学流派;七、文学思潮;八、文学传媒;九、接受对象。 2.概述 1)上古期 包括先秦、秦汉。 总:体裁,思想基础,儒重社会功能,道重审美价值已形成。 ①第一段先秦文学。创作主体由群体到个体;史从巫中分化出专门从事人事记录;士兴起活跃;文史 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考研精品资料 84 页 共 1719 ②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二段。创作主体处境变化,士聚集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喻 谲谏为己任。 2)中古期 魏晋到明朝中叶 划分依据:①文学自觉在南北朝完成;②文学语言古奥到浅近;③诗、词、曲鼎盛;④文言小说魏晋 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宋元两代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等作品;⑤出现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传媒;⑥创作主体和对象,包括宫廷、士林、乡 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①第一段魏晋到唐中叶 a 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文向诗靠拢,出现骈文; 赋向诗靠拢,出现骈赋。杜甫承前启后。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两个诗歌的范式确立; b 文学创作个性化; c 宫廷核心作用,形成文学集团并相互切磋,提高文学技巧; d 玄学佛学渗入文学。玄学真和自然,佛教真与空、心性、境界的观念,文学观念多样化。 ②第二段是唐中叶开始,安史之乱起,南宋灭亡止 a 韩、柳倡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改革,宋欧阳修等完成改革; b 诗歌到宋寻到新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延续性而言:中晚唐始,重日常生活描写,相关人文 意象增多,宋代已成风气; c 由杜、白开创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及忧患意识,晚唐减弱,宋代加强; d 宋诗人学者身份合一,议论成分增加,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 e 唐中叶后曲子词兴盛,经温、李等之手,成为宋文学代表; f 唐中叶后传奇兴盛,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标志文学新发展。 ③第三段元代到明中叶。 a 元代始叙事文学占主导。文学对象从案头读者转向勾栏瓦舍听众;传媒除纸上读物,还有说唱扮演; 元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明传奇对元曲继承与发展; b 元末明初出现 《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两部长篇白话小说。 3)近古期 嘉靖后总特点: 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商品化;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发生变化; 王学左派影响,创作主体个性;肯定情欲;理学禁欲主义冲击; 小说最富生命力。 ①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文学集团和派别大量涌现及论争。诗文方面公安、竟陵、神韵、格调、性灵、桐城派主张和实践;词 方面有阳羡、浙西、常州词派主张和实践;戏曲方面有临川派吴江派两大群体论争。 ②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 a 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路同时寻求到新文学灵感; b 文学创作发生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被视为社会改 良工具,小说地位得到肯定;外国译作逐渐增多,文学叙事技巧更新;报刊媒体出现,写作方法变化,出 现报刊文体。 近古期终结,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 1919 年。 三古七段和朝代分期双视角  考研精品资料 85 页 共 1719 1 先秦文学 绪 论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中国文学的源头 考点:先秦文学的形态 考点:先秦诗歌 考点:楚地文学 考点: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考研核心笔记 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初创时期,是上古期第一段。先秦文学尚未从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其特 征与这时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核心笔记】中国文学的源头 1.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文学 例:据说是神农时代《蜡辞》(《礼记·郊特牲》)大约是农事祭歌;传说尧舜时《击壤歌》、《南风 歌》等,是后人伪托;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遗留。如《吴越春秋》载《弹歌》,反映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 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具韵律,显是古老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夏代诗歌遗文。 2.文字产生后,脱离传说时期 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是所知最古文字。甲骨文代表商代晚期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卜辞文句简 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记事文字,但其产生具重大历史文化意义,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3.诗歌最初与乐、舞结合 《吕氏春秋·古乐》载八阕,内容从题目看,载民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图腾;草木歌唱草木茂盛;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遵循自然法则;达帝功以下反映宗教信仰。《尚 ·益稷》载帝舜时《大韶》。《诗经》作品都是乐歌。约在春秋后,诗歌分化独立,向意义和节奏韵律方 向发展。 【核心笔记】先秦文学的形态 1.文史哲不分 先秦文学非纯文学,先秦文化呈现综合形态。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哲学著作,史、哲学著作也有文学 意味 1)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云颛顼命南正(官名)重掌管天,北正黎掌管地,即掌天文、祭祀事, 周宣王之时,重、黎后人成司马氏,掌周史,可以看出史学与巫术分化过程;据《尚书·洪范》可知商代已 形成五行思想;《易》卦爻辞,已具备阴阳观念;观念于商萌芽,在周发展,形成敬德保民思想。 2)春秋战国时,探索宇宙人生、进行哲学思辨、关注社会政治、讨论治国之道的诸子说理散文成 熟,表现鲜明个性,浓郁情感,丰富形象,具较强文学性。 2.先秦诗歌  考研精品资料 425 页 共 1719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考研核心笔记  考研精品资料 426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427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428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470 页 共 1719 《外国文学史》考研核心笔记 1 古代文学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古代希腊文学 考点:古罗马文学 考点:早期基督教文学 考点:克洛诺斯宙斯瑞亚赫拉 考研核心笔记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 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核心笔记】古代文学概述 1.古代希腊文学 (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1)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2)希腊神话主要特征: ①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 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 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③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 小说等 3)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 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 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 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考研精品资料 471 页 共 1719 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 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 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 2.古罗马文学 (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孕育时期:繁荣时期:早期:戏剧首先繁荣 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多以希腊的故事题材为基础(代表作《双生子》《一坛黄金》) 泰伦斯:《婆母》 黄金时代:(代表作家)维吉尔:《牧歌》《农事诗》(主要写农事活动,模仿赫西俄德《工作与时 日》属教谕诗。)代表史诗《埃涅阿斯纪》:学习荷马史诗,充满悲天悯人的忧郁基调,是第一部文人 史诗。史诗中的主人公除了勇猛坚韧的性格外,更具备了敬神、爱国的精神。 术语解释: 文人史诗: 1)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开始创立了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2)文人史诗不同于民间史诗,它更多的注入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埃涅阿斯纪》中体现了 作者敬神、爱国的思想。 3)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对后世的文人史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贺拉斯:用诗简形式写成的《诗艺》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 奥维德:代表作《变形记》是古希腊罗马神话及英雄传说的汇编,以变形的神话主题作为串联,赋予 古老的神话以新内容。 3.早期基督教文学 (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交而产生的,产生于公元 1 世纪中叶到 2 世纪末,罗马帝国强盛时期。 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学一道构成了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 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新约全书》:共 27 卷,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4 类。 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基督教精典:《旧约全书》(简称《旧约》) 【核心笔记】古希腊神话 神话是原始人用一中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古代人们通过幻想和想象把 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拟人化或形象化的展示。 产生原因: 生产力低下、人们认识能力低下 希腊神话英雄的传说(人神结合);神的故事两大神系:前俄林波斯神系  考研精品资料 472 页 共 1719 混沌神(哈俄斯)光明大地(地母该亚) 黑暗神(厄瑞波斯)白昼天空(天神乌拉诺斯)提坦诸神(六男六女) 克洛诺斯宙斯瑞亚赫拉: 俄林波斯神系:阿波罗(太阳神)三个摩伊拉(命运女神)赫拉 1)雅典娜(智慧女神)宙斯阿弗洛狄忒(爱神)阿忒弥斯(月神)缪斯(文艺女神) 体现了: ①血缘家族、杂交婚姻。 ②母权制(该亚、瑞亚) 术语解释: 俄林波斯神系: 相传俄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个神的大家族。众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 忒弥斯等。 ③他们和人同形同性,有时还和人间美貌男女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生不死。 ④希腊众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英雄传说: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等。 2)希腊神话的特征: ①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 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他们不但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七情六欲等。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 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神的故事实际基 于人的体验、感受,可以说是人话②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 人的。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 ③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是它的土壤理解后简答题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也是它的土壤。 a.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大多以神话为题材。 b.希腊文学中没一部完整的神话。散见于希腊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因此希腊的文学作品保留了希腊神 话。 c.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马克思说:希腊神话 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核心笔记】荷马史诗(民间史诗) 《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 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伊利昂纪》:讲述的是战争第 10 年最后 51 天中的事,史诗描写部落战争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 愤怒是我的主题。 希腊主将:阿喀琉斯;统帅:阿伽门农 特洛伊主将:赫克特尔《奥德修纪》只写了主人公奥德修 10 年漂泊最后 40 天内的事。旧译《奥德赛》 希腊语意奥德修斯历险记荷马史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1)两部史诗反映的基本思想 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 制。  考研精品资料 473 页 共 1719 2)艺术价值 ①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对于两个 10 年中所发生的事,分别只表现了其中 51 天和 40 天中的内容。 2)人物塑造上,希腊主将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范,集年轻、美貌、勇敢、钟情、义气、凶狠、善良 于一身,性格是立体多元的。 ②史诗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借动植物来喻人。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术语解释 荷马式的比喻: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喻 人,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核心笔记】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掌管葡萄栽种、葡萄酒酿造的神)。 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活动中的酒神颂歌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活动后的逛欢游行希腊悲剧的特点:一般采用三联剧形式。《诗学》中指出希腊悲剧不着于悲,而重在严肃事件。它 通过主人公的意外不幸遭遇引起怜悯与恐惧的情感,导致道德的净化。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创作 70 部悲剧,只留下 7 《波斯人》: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三联剧:(后两部没流传下来) 《普罗米修斯》是由《被绑的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普罗米修斯》三部悲剧构 成。 普罗米修斯:是反抗暴君的具有民主精神的英雄人物。马克思赞誉他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 殉道者悲剧还鞭挞了其它神。,马克思说希腊众神在《普罗米修斯》中悲剧式地受到了一次致命伤。体现 成事在天的思想。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 《俄底浦斯王》: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剧作结构复杂,布局严谨巧妙,一环扣一环。 运用动机与效果相反的手法,解开了俄底浦斯王杀父娶母的疑团。 体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 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写了 92 部剧本,保留了 18 部。 悲剧《美狄亚》:取材于希腊的神话传说。体现事在人为的思想。 他对希腊悲剧发展的主要贡献是写实手法,心理刻画。 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完整剧本 11 部。他反对内战,主张和平。(恩格斯称他是有强烈倾向的 诗人。) 反站喜剧中最著名的是:《阿卡奈人》 《云》:嘲讽诡辩学派。 《鸟》:表达了乌托邦思想,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手法 夸张、妙趣横生,在嘻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 米南德:古希腊新喜剧诗人 理解后简答题: 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 2)按照古希腊人的观念,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这种命运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人类处 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 3)随着社会的发展,命运观也在发生变化。三位悲剧诗人在命运观上的差异就表明了这一点。埃 斯库罗斯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索福克勒斯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神物,而是一种超乎人类  考研精品资料 571 页 共 1719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辅导课件  《中国文学史》考研辅导课件  考研精品资料 572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573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574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792 页 共 1719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复习提纲  《文学理论》考研复习提纲  考研精品资料 793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794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795 页 共 1719 《中国文学史》考研复习提纲  考研精品资料 917 页 共 1719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核心题库  《文学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 【答案】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开自我人性的丰 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 2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答案】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 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 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为 表层结构,后者称之为深层结构。 3运用“审美意识形态”范畴,正是要妥善处理三方面相互协调和融汇的问题 【答案】①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如何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文论传统; ③如何回应“语言论转向”以来西方当代种种文论思潮的挑战。 4小说 【答案】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5情感评价 【答案】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 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6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答案】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 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 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作者与作者)、自我与现实他者(作 者与此岸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自我与超验他者(作者与彼岸世界)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作者与读 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 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 审美的本质属性。 7声情并茂 【答案】将抒情作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节奏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并将它直接有力地传达出来,这就 是声情并茂。 8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 【答案】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货品凭兴趣的属性。 9散文 【答案】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 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考研精品资料 918 页 共 1719 10隐含的读者 【答案】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11隐喻 【答案】修辞方法比喻的一种,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 1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答案】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的丰富所改造。 13话语蕴籍 【答案】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 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4叙述接受者 【答案】作者在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总有一个隐含的接受者即叙述接受者。 15文学批评 【答案】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 家、作品。 16文学接受 【答案】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 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17文学批评 【答案】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 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 取向。 18抒情性作品 【答案】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19风格的简分法 【答案】是将风格分为两大类。 20文学理论 【答案】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 21变形 【答案】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变形的方 法很多,像扩大和缩小,粘合,漫画,夸张,幻事等。 22大众文学 【答案】浅易、通俗、平易、流行、消费性的文学类型。 23意境 【答案】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 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考研精品资料 919 页 共 1719 24文学接受 【答案】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 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25理想型文学 【答案】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26抒情话语 【答案】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 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27领悟 【答案】潜思默想、东西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态与过程。 28文学理论 【答案】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 29行动逻辑 【答案】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是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30精神生产 【答案】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31事件 【答案】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32审美批评 【答案】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 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再真善美基础上又超出了真善因而使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33小说 【答案】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34象征 【答案】是以具体事物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35艺术发现 【答案】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 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 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 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36象征型文学 【答案】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37文学创造的主体 【答案】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的社会人。  考研精品资料 920 页 共 1719 38艺术真实 【答案】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 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39事件 【答案】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40流派风格 【答案】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 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41意象 【答案】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 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42文学传播 【答案】泛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准确地说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 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 43继承与创新: 【答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推进文化发展,基 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44节奏 【答案】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 45艺术构思 【答案】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 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 维过程。艺术构思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思维,但却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交织着各种复杂活动的思维。艺术 构思的内容十分广泛,同时,它也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艺术构思包括以 下几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 46隐喻 【答案】修辞方法比喻的一种,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 47社会历史批评 【答案】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 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基本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 48文学 【答案】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49报告文学 【答案】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50创作动机 【答案】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 它的产生和运动其实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在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  考研精品资料 1099 页 共 1719 2024 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4 文学专业基础之文学理论考研仿真五套模拟题  2024 年文学理论考研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名词解释 1象征和比喻 【答案】比喻是借他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的修辞方法。根据喻本与喻体的不同组合方式, 比喻又可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比喻是一物类比另一物,但有时也会以多物类比一物,这种比喻方 法叫博喻。象征(狭义)是以具体事物(形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象征是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 我国古代诗人讲究用景语来象征心情,此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抒情便会造 成抒情诗的含蓄风格,使作品耐咀嚼、有余味。 2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 18 世纪末,兴盛于 19 世纪,风靡于欧洲的文学思潮。它以强烈的主 观态度、热烈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成为理想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它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其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崇尚人的欲望,要求感情的解放,强调自我表现, 推崇想象和幻想,追求奇特、神秘的艺术效果,侧重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动荡不安以及富于特征性和 神秘性的各种奇特现象。因而在浪漫主义文学中充满了夸张的形象、异常的情节、虚幻的神话色彩和奇特 的异国情调。 3抒情性作品 【答案】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 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抒 情性作品的最典型形态是抒情诗。 4文学思潮 【答案】文学思潮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范围内作家群体活动所形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的潮 流。文学思潮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理论主张,在艺术表现的对象、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自己特定的选择和 追求,通常由相当数量的作家的共同运动而汇成一股趋向,并取得可观的创作实绩,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答案】文本时间,也称叙事时间”,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所谓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简言之,故事的过程就是文本时间,而故事内容发展 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故事时间。前者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后者是故 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而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在顺序上的相同或不同则构成叙述中的顺 叙、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豆丁华研е电子书) 二、简答题 6什么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答案】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关系文学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对文学创造的性质、规律 的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创造的客体,即文学的反映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的总和。(豆丁华研щ◎电子书) 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的社会生活,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所谓整体性的生活,是指既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  考研精品资料 1100 页 共 1719 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 所反映的生活就具有这种整体性。基于此,文学给人们提供的是生活的全部丰富性。 第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所谓具有审美价值 的生活,指的是那些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的生活,即富于诗意的生活。文学要创造美,要激发人们的美感, 就必须努力去发现、反映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而对那些不具有审美价值甚至与美对立的事物,则必 须进行审美提炼和转化,使之在进入艺术作品之后具有审美价值。 第三,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这意味着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 学生产的实际客体。而被体验过的社会生活尽管仍具有客体性的品格,但经过作家的心灵浸泡而成为一种 情感化的客体。 总之,文学创造的客体就是整体性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家体验 过的社会生活。 7简述审美批评的特点。 【答案】审美批评往往联系作品对读者产生的美感程度的强弱和久暂来品评其高下得失,具有赏析式 评价的性质。 审美批评的基本特点: 第一,审美批评首先是一种情感性评价,它着眼于作品以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 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 第二,审美批评又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这种批评往往具有超功利的性质。 第三,审美批评还常常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形式表现或形 象构成,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五官感觉,因而审美判断意味着形式的直觉性判断,即形式是否和谐、完美, 形象是否鲜明、独特。 8你怎样理解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答案】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 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它要求接受者必须在 理解语言的前提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才可能通过想象感知和把握文学形象。这就是说,文学是用与 感觉、知觉富有联系的、礼节性与情绪形象统一的词语来唤起人们的表象、联想和想象,而不是像其他艺 术那样直接诉诸于感觉。所以说,文学的形象是想象的形象,是间接形象。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给文学带来了其他艺术所没有的优点,即由于词语联系着世界上一切事物,所以 文学形象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其他文学难以比拟的。词语可以与世界上事物发生联系,世界上的一切 人物、事件、场景、色彩、声音、气味、感觉、知觉、想象、情感、心态……无一不可用词语符号表示出 来。如同黑格尔所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在表现形式上比起其它艺术都远较广阔,每一种内容、一 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的情况,都可以纳入诗,由诗加以形象化。同时,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也给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弱点。由于文学用非物质材料在塑造形象,人们只能 在表象、想象中去捕捉文学的形象。而人们的表象和想象所得到的刺激和感受,比之直接感知所得到的刺 激和感受就要贫弱和模糊得多。 三、论述题 9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领悟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案】共鸣在文学接受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 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得到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使之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想 作者之所想。另一种意义上的共鸣是指不同的读者,甚至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 同一文学作品时,也可能会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的现象。文学净化是指读者在阅读 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进入某种艺术的想象天地和情感状态,使精神得到调节,使情绪得以排遣, 使人格得以提升的特征。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 者借助文学作品所展示的意象,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理解人生真谛,认识生活本相,得以提升人格  考研精品资料 1101 页 共 1719 精神境界的过程。共鸣、净化和领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其间的主要区别在于:(1)共鸣是建立 在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应沟通的基础上;净化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情感震撼并感染了读 者心灵的结果,而领悟则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2)共鸣常常只是建立 在读者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一般认同的基础上;净化主要表现为读者精神的舒畅和心灵的矫正, 往往不能直接产生新的人生指向,不能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领悟则由于是以思索和理解为 前提,其结果必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读者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由此可见, 领悟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最高境界。(豆丁华研电┮子书) 10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 【答案】意识和无意识是文学生产中主体心理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所谓意识指的是作家以清晰的理 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产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是指作 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但暗中却对排列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这两种心理能力共存于同一生产过程 之中。 在艺术构思时,意识与无意识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是相互补充的。所谓主从之分,是 指意识与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作用。所谓相互补充是指意识所提出的某些任务、目 标等,往往要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积极活动、碰撞、组合来完成。(豆丁华研к电子书) 在文学创造中意识的意义在于,在艺术构思时,意识对无意识起指导作用。这不仅表现在一切有关形 象、情节、结构、语言的确定,以及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工作要靠意识来完成,而且 还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其一,无意识使用的材料要靠意识提供;无意识活动的方向、无意识中材料的组合 安排都要靠意识的指引。 在文学创造中无意识的意义在于,无意识作为一种由有意识的积累进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和自动化 的思维行为,它有在暗中组合材料的功能。可以说,艺术构思中的许多细枝末节的问题都是由无意识来担 任的,并且无意识总是主动与意识相配合来完成作品的构思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艺术构思时, 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由意识把新的资料反馈到记忆,并指给无意识加工的方向再由其加工,待无意识加 工成熟后,再将新的启迪提供给意识。 由上可见,在艺术构思中意识的作用是明显的、大量的和主要的,而无意识的作用虽不可忽视,但也 只是次要的和受控制的。不承认意识的主导作用,便可能走向艺术构思的不可知论,而不承认无意识的深 层加工作用,又可能将艺术构思简单化。  考研精品资料 1102 页 共 1719 2024 年文学理论考研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二) 一、名词解释 1推陈出新 【答案】1951 年,针对民族戏曲改革发展问题,毛泽东明确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推陈 出新就是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陈,出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之新。推陈出新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推 陈出新的关系就是批判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的关系。它不仅对旧的内容要加以扬弃,吸收其有价值的 成分,而且对旧的形式也要加以利用和改造。提出这一方针,旨在营造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避免文学创 作的千篇一律、模式化、概念化。这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的一个根本性方针。 (豆丁华研ж电子书) 2诗无达诂 【答案】诗无达诂,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无达诂其本意是寻章摘句的意思,其比较广泛的解释是指诗歌乃至其他文学作品,没有什么确定不 变、唯一正确的意义,寻找这个意义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读者完全可以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 诗无达诂,是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发展为对诗歌及文艺的一种鉴赏观念,实质指文学艺术鉴 赏中审美的差异性。 3风格的简分法 【答案】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风格的一种二分法,是将风格分成两类,或者等,以刚柔两分法影响最大,并且源远流长。(豆丁华研и电子书) 4生活活动 【答案】人类的生活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以人们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 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生活活动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生活 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 活动的前提,异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证。 5情节 【答案】情节性叙事作品中的世界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 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体现着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局限和偏见。情节是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它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 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二、简答题 6谈谈你对劳动起源论的看法。 【答案】在文学起源的问题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学说,而劳动说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豆丁华研и电子书) 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 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人并不是本 来就优于其他动物的,只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锻炼了自己的脑,并且在劳动中把前肢从行 走任务中解放出来,演变为灵巧的双手,在劳动中为了需要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这样, 人才从一般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因此,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 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中人们交流信息与情感成为产生艺术的需要,在史前人类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考研精品资料 1354 页 共 1719 附赠重点名校:文学理论 2010-2022 年文学理论考研真题汇编  第一篇、2022 年文学理论考研真题汇编  2022 年西南科技大学 613 文学理论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355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1356 页 共 1719 2022 年湖南师范大学 712 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357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1496 页 共 1719 附赠重点名校:中国文学史 2010-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 第一篇、2021 年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 2021 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12 中国文学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497 页 共 1719 第二篇、2020 年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 2020 年河北师范大学 815 中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498 页 共 1719 2020 年河北师范大学 906 中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499 页 共 1719 第三篇、2019 年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 2019 年闽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538 页 共 1719 附赠重点名校:比较文学相关 20102013-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 第一篇、2021 年比较文学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2021 年宁波大学 664 比较文学(汉)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539 页 共 1719 第二篇、2020 年比较文学相关考研真题汇编 2020 年安徽师范大学 851 比较文学原理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540 页 共 1719  考研精品资料 1541 页 共 1719 2020 年宁波大学 664 比较文学(汉)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569 页 共 1719 附赠重点名校:外国文学史 2010-2022 年考研真题汇编 第一篇、2022 年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 2022 年南京师范大学 807 外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570 页 共 1719 2022 年湖南师范大学 830 外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571 页 共 1719 第二篇、2021 年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 2021 年湖南师范大学 830 外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572 页 共 1719 第三篇、2020 年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汇编 2020 年扬州大学 622 外国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627 页 共 1719 附赠重点名校: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2022 年考研真题汇编 第一篇、2022 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汇编 2022 年湖南师范大学 829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628 页 共 1719 第二篇、2021 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汇编 2021 年湖南师范大学 829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629 页 共 1719 2021 年浙江财经大学 70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1630 页 共 1719 第三篇、2020 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汇编 2020 年浙江财经大学 70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专业课真题试读已结束 激活后可查看剩余未读页数!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